课程介绍


初心 · 一脉相承

思源筑基五育赋能向未来

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”,这句出自北周庾信《徵调曲》的名言,深刻地传达出对事物根源的追溯和对来路的铭记,提醒人们珍惜当下,感恩曾经给予自己帮助和支持的一切。交大附中“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”的校训,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。这句校训凝聚了学校深厚的学道精神与师道传统,成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内核。

作为交大附中教育集团旗下的初中学校,我校始终以交大附中校训为指引,践行“思源致远,创生卓越”的办学理念,着力厚植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,促使学生将这种情怀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在“五育融合”的教学实践中,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和劳动教育,发挥各自独特价值:德育为学生指引方向,智育帮助学生提升认知,体育锤炼学生意志,美育净化学生心灵,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担当精神。通过五育并举,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品德与素养协同发展,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、心怀家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。


成长 · 三维育人

渐进式育人体系之落实

学校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特点,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渐进式教育体系,在推动学生成长方面意义重大。从基础课程起步,面向全体学生扎实筑牢知识根基,为后续学习铺垫基石;紧接着,强基课程着眼潜力学生,提升学生学术探究与创新能力;最后,拓展课程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,培养其综合素养。这种由浅入深、层层递进的设计,既能帮助学生稳步提升知识水平,还能塑造其健全人格,使其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综合性人才。


一、基础课程(面向全体・夯实根基)

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石,面向全体学生开设,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、系统且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,涵盖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科学、道德与法治等国家规定的核心学科。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特点,依据课程标准落实教学内容,确保所有学生能达到义务教育阶段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求,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成长筑牢根基,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。


二、强基课程(面向潜力生・强化优势)课程描述与定位

强基课程聚焦于在某些学科领域展现出潜力与天赋的学生,对其优势学科进行深度拓展与强化。课程内容紧密围绕国家基础学科战略需求,在基础课程之上,深挖学科知识体系,培养学生的学科高阶思维与创新能力,助力潜力生在优势学科领域持续深耕,不仅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,更帮助他们构建系统的学科思维模式,为未来进入高中后的学科学习筑牢根基,让学生在学科之路上行稳致远。

实施方式

发掘机制:借助学科发展水平、日常学业表现、教师推荐等多元渠道,发掘在特定学科有突出潜力的学生,引导其进入强基课程班。

实施方案:实行导师制,由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导师,采用小班化教学。

成果评估: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、研究能力的评价,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反馈与成长建议。


三、拓展课程(个性发展・综合素养)课程描述与定位

拓展课程聚焦于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爱好与个性发展需求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。课程广泛涵盖艺术、体育、科技、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,精心设置绘画、音乐鉴赏、篮球、机器人编程、历史文化研究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和社团活动,积极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。通过学习,学生能够深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,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,掌握专业技能,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,学会从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,提升自身竞争力。同时,学生的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全方位培养,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,为学生未来融入多元化社会,在不同领域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基础。

实施方式

课程设置:每学期初发布拓展课程目录,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课,走班上课。教学组织:教师由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行业专家相结合组成。通过案例教学、实地考察、实操演练等方式,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。活动开展:定期举办各类校园文化节、科技节、体育赛事等活动,为学生提供拓展课程学习成果展示平台,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,增强学生成就感与自信心。